如何用股权激活公司员工热情,实现多方共赢?
来源:求是和信网 日期:2018-06-12 10:40 发布人:qshx 浏览量: 1557
如何用股权激活公司员工热情,实现多方共赢?
吴爱华 李桂平
吴爱华 李桂平
- 问题的提出
上述规定限制了拥有研发技能的技术人才和具有管理经验的管理人才以其人力资本作为出资方式创立公司,而人力资本在公司经营中具有巨大的经济功能,不仅是公司有效经营不可或缺的要素,而且能为公司创造巨大的价值。法律上的限制使得此类技术和管理人才只能以公司员工的身份进入公司,但是如何激发这类员工的热情,使其人力资本发挥最大效用,为公司创造更大的价值,实现公司、老板和员工多方共赢,是公司经营面临的新的问题和挑战,而股权激励是解决该问题最有效的路径。
- 实务操作思路
- 公司法上的依据
公司法的上述规定,赋予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之间分红权和表决权比例分配方面的高度自治权。也就是说,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可以通过内部协议的方式约定不同于出资比例的分红权比例,也可以在公司章程中约定不同于出资比例的表决权比例。这意味着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表决权和分红权可以分离,股东的表决权和分红权比例可以由公司章程或者股东协议约定,也意味着公司可以通过增资扩股的方式重新分配公司股权。
- 判例法上的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深圳市启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与郑州国华投资有限公司、开封市豫信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珠海科美教育投资有限公司股权确认纠纷案民事判决书》【(2011)民提字第6号 】《最高人民法院公报》 2012年第1期(总第183期)
最高人民法院认为,“股东认缴的注册资本是构成公司资本的基础,但公司的有效经营有时还需要其他条件或资源,因此,在注册资本符合法定要求的情况下,我国法律并未禁止股东内部对各自的实际出资数额和占有股权比例做出约定,这样的约定并不影响公司资本对公司债权担保等对外基本功能实现,并非规避法律的行为,应属于公司股东意思自治的范畴。”“启迪公司、国华公司、豫信公司约定对科美投资公司的全部注册资本由国华公司投入,而各股东分别占有科美投资公司约定份额的股权,对公司盈利分配也做出特别约定。这是各方对各自掌握的经营资源、投入成本及预期收入进行综合判断的结果,是各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并未损害他人的利益,不违反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属有效约定,当事人应按照约定履行。”
- 法理分析
- 人力资本的功能
尽管公司资本对内是公司从事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但是从公司内部经营管理的角度来看,公司的有效运营,除了依赖于能够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财产之外,更依赖于诸如管理经验、先进技术、客户名单等人力资本或者社会资源。人力资本是公司经营不可或缺的营业资产,能够为公司带来经济利益。
另一方面,人力资本不具有公司债权担保功能。
股东出资构成公司资本,对外具有债权担保的效力。公司资本是公司承担财产责任的基本保障,经注册登记的资本总额,具有公司债权担保的基本功能。公司成立时由公司章程记载并在公司登记机构注册登记的资本总额,是公司的注册资本,注册资本是股东出资的货币体现。确定公司注册资本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在政府部门登记注册,另一方面是为了在公司章程中公开申明其资本数额,以便让公众了解到公司的目前状况和今后可能达到的规模。注册资本确定,必要要求股东出资符合“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这一实质要件。劳务等人力资本虽具有经济功能,可以从股东转让与公司并为公司所用,但却不能保证将来清偿债务时从公司有效地向债权人移转,不具有债务清偿功能。因此劳务等人力资本不能作为股东出资计入公司注册资本。
- 股东协议的效力
结语
公司经营中为了激发核心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热情,通过股权激励工具的应用,对公司股权作重新分配,是实现公司、老板和员工利益多方共赢的最有效的路径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