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山东求是和信律师事务所!今天是:
博客 微信公众号

求是和信30年 | 卢晶:回忆在求是和信成长的日子

来源:求是和信网      日期:2023-06-13 15:35      发布人:qshx      浏览量: 1905

在2023年3月,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被吕姐(吕静玉)拉到“求是和信共同记忆”的微信群,看到群里有熟悉的名字,也有不熟悉的名字,但吕姐诚挚的邀请大家赐稿,共同回忆在求是和信度过的时光,我不禁思绪回到2009年的冬天……

2009年冬天,恰逢我上研三的寒假,看到同学都去律所见习,我也忍不住好奇,拜托家里亲戚帮忙找一家律所——当我走进求是和信(当时还在新华路)律所,发现与看到的欧美影视剧中律所还是不太一样,我被分到吴爱华主任所在的部门,这是一个大部门,有商事部、房产部、涉外部,吴爱华主任的严谨细致、曾庆春主任的侃侃而谈、王萍主任的开朗大方、王晓峰主任的认真细致、孙明江主任的才华横溢……后来慢慢我认识了律所的每位律师,包括劳动法方面的专家宫惠玲律师、刑辩专业律师李万兴主任(后来在市公证处时在为其家人办理继承公证时才得知李主任的去世,李主任对我也指点颇多)、知识产权专家方明辉(后来在公证处工作时与方主任在知识产权打假维权保全证据公证合作较多)……使我对律师的专业化有了初步了解。

在求是和信成长的点点滴滴至今历历在目,刚到所里开始实习时,恰逢2010年律所承办全国统筹城乡发展论坛会议,我作为服务人员参与其中,丰富了我的大会组织和服务的经验;作为2011年律所迎春晚会的主持人之一,与其他主持人协同配合,锻炼了我的团队合作和临场应变能力……对我来说,点点滴滴都是难忘的成长与经历。

当然最让我难以忘记的是求是和信律所对每个当事人、每个案件的认真负责态度,记得每周五下午的案例研讨,马东宁主任总是端着茶杯第一个走进律所东头的会议室,认真聆听每位律师的发言,时不时会询问案件细节;每周六早上的律所固定惯例的学习,当时我还是学生,很不理解为什么要牺牲周末休息时间,大家在一起学习新的法律法规……后来当我毕业也成为律师,我深刻的体会到“活到老,学到老”的深刻内涵。而且,求是和信“传、帮、带”理念一直贯穿始终,尤其对于刚刚毕业或者刚接触律师行业的年轻人来说,由业务精英作为师傅,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带领新人尽快“get”到成熟律师的“手艺”,这恐怕是大多数律所做不具备的(以我在济南待过的律所经历目前还没有),虽然后来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律师获得技能的手段越来越多,但是对于谈案的技巧、开庭经验和文书写作的指导,这是最难从网络学到的。也许这就是求是和信发展壮大的精髓和独一无二的“求是和信的DNA”吧。

后来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求是和信,但是在求是和信待过的这段时间对我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兜兜转转,可能冥冥之中自有安排,从潍坊市昌潍公证处(原潍坊市公证处)到山东省齐鲁公证处(原山东省公证处),到后来毅然辞去司法部任命的公证员,转型做律师,并很快适应律师的工作节奏,可以说成长在求是和信的经历给了我底气与自信。

在济南做律师期间,有幸在各种场合遇到马主任等同事,与他们相见可以说意外中的惊喜,马主任和律所同仁还热情邀请我回律所看看,是啊,自从离开求是和信,这份思念一直在心中萦绕不减。

去年在潍坊代理一起案件中,得知对方代理人是求是和信的新一代年轻律师,加之是校友,案件最后以调解结案,双方当事人都比较满意,法官也对于案件的顺利结案表示意外。我想这是因为,在交流中,无论是之前在求是和信还是现在求是和信,尊重法律和事实,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多元调解化解矛盾是求是和信一以贯之。

时光荏苒,求是和信已经走过三十年,作为曾经求是和信大家庭中的一员,我很骄傲。求是和信培养的法律人在各个领域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传播着求是和信的理念。

祝求是和信三十岁生日快乐!

愿求是和信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