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山东求是和信律师事务所!今天是:
博客 微信公众号

求是和信30年 | 李伟国:我与求是和信

来源:求是和信网      日期:2023-06-13 15:34      发布人:qshx      浏览量: 1923

我出生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期。高一时我在班级中的考试成绩仅为中等,虽有律师梦想但要想考上文科类的政法大学,差距相当大,况且文科类高校招生数量要远远少于理科。为稳妥其见,高中分科时我选择了理科,后考入山东工业大学内燃机专业,毕业后被分配到一大型国有集团公司下属的进口汽车修理厂,先从一名修理工干起,慢慢成长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随着九十年代末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汽车修理厂难逃倒闭厄运,包括我在内的大批下岗职工被集团公司安排到下属的化工厂工作。初来乍到,脏活、累活全是我们的,但工资、福利待遇却是低的可怜。由于化工行业连续生产的特点,化工厂实行“三班倒”工作制,职工要在白班、中班、夜班之间轮番倒,这种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相悖的工作方式着实辛苦且前途无望。为避免再次下岗,确保未来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决定报考司法考试以圆律师梦想并图生存之道。为此,我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牺牲部分休息时间,刻苦攻读法律知识。功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司法考试中我顺利过关,律师梦想实现有望了。

2005年,我辞去化工厂的工作成为山东求是和信律师事务所的一名实习律师,但如何从工程师转变为一名合格律师几乎成为我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因为工程师针对的是机器设备、图纸、技术规范等固定的物,而律师针对的活生生的人,物是死的,人是活的,长期工程师阅历必然形成严谨、仔细的工作态度,这与律师主动灵活地与人打交道形成鲜明对比。民事部的王克民主任看到我的困惑,语重心长的和我说做律师是急不得的,要一步步来,先要感受律师事务所的工作氛围,融入律师团队的圈子,再从最基本的工作做起,像订卷、到法院送材料、帮老律师查法条,等一切熟悉了,顺理成章了,自然水到渠成。我便从最基本的订卷入手,开始迈入律师工作的门槛。在订卷过程中我发现这真是一个宝藏,不但有常用法律文书如授权委托书、财产保全申请书、调查取证申请书的各种样式和版本,更有办案思路、答辩质证、庭审技巧等实用技能,而这些都是我前所未闻、未见的。我将这些文本复制下来,作为我起草法律文书的必要参考。在此过程中,刘世伟、于子山、宫惠玲等律师前辈不但带我参加庭审,体验庭审氛围,更将一些简单案件交给我由我准备起诉状、答辩状、代理词、质证意见等,甚至开庭时以我为主发表意见,通过实战锻炼慢慢进入律师角色。当时求是和信所规定周五下午是案例研讨时间,周六上午为理论学习时间。案例研讨时各位律师并不顾忌律所领导的意见,而是各抒已见,甚至为某个问题或观点争得脸红脖子粗,与会的马东宁主任、吴爱华主任、李万兴主任也不会以势压人,而是凭借高深的法学理论涵养和丰富的庭审经验发表了许多真知灼见。周六上午的理论学习或由外聘教授主讲或到外地参加培训,这些举措让我受益非浅。

正式执业后业务由少至多开始忙碌了。一天早上,王克民主任把我叫到办公室,拿出我起草的法律文书,指出法条出处、错别字等几处明显错误,严厉地说最近你有些浮躁、不踏实,以致出现如此低级的错误。随后又说法律文书是我们律师的脸面,如出现错别字、逻辑错误等相当于自已动手扇自已耳光,是要打掉律师这个饭碗的。当时我冷汗直流,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从此之后,我对法律文书本身的严谨性格外重视,每每起草完毕都要仔细审查几遍,唯恐上述情形再次出现,怕背上孺子不可教的名声。

在执业过程中出现败诉是常事,如不及时调整心态会严重影响工作积极性,这时律所领导的鼓励至关重要。我们在代理潍柴公司诉淄柴公司侵害实用新型专利权纠纷案件时,因潍柴公司仓库屋顶维修保养不善出现漏雨,导致封存柴油机的外包装箱被淋湿发霉,公证处封条破损严重,八个柴油机附件封存箱也无法找到,一审潍坊市中级人民法院以封存侵权产品不完整为由判决驳回了潍柴公司的诉讼请求。尽管出现上述情形并非律师过错造成,但几年努力却面临败诉后果严重影响了代理律师的心情,工作积极性难以提高。刘世伟主任专门召集办案律师开了座谈会,会上他没有任何批评的语言,而是帮助办案律师分析败诉的原因是什么,有哪些弥补措施,如何寻找突破口,并鼓励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不要拘限于一时一地的得失,而要谋定全局、通盘考虑。会后我们总结经验教训及时提出上诉,该案历经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青岛中级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的多次庭审,最终我们提出的代理意见被法院采纳,法院判决潍柴公司胜诉,我们的付出也得到了该公司的肯定。

回想自己在求是和信所的点点滴滴不胜枚举。因自己与普通律师的经历不同,对求是和信所的认识更加深刻。这是一家有温度、有深度、有情怀的律所,与一般的企业文化有着天壤之别,特别是马主任倡导的幸福律所活动,更让我感受到这是一个值得托付终生的地方。在这样的律所工作,我们无疑是幸运的、幸福的。尽管执业过程中存在着各种艰辛和挑战,但与求是和信所给我们提供的广阔舞台以及为当事人主张正义与维护权利所带来的欣慰相对比,这一切都是值得的。感恩如此,让我们为求是和信所的发展壮大贡献自己一份力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