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和信30年 | 宫惠玲:求是和信,我的学校
来源:求是和信网 日期:2023-05-06 09:23 发布人:qshx 浏览量: 1603转眼间 ,求是和信成立30周年了,他如一个健实帅气,风度傲然的青春壮年活跃在齐鲁大地上,他是一个维护法律公正,伸张公平正义的重要场所,是有志青年成长发展的好平台。然,在我二十几年的工作中,我发现他是我的好学校,我为能进入求是和信,在求是和信学习、成长感到无比荣幸。
我原本的理想,是做一名作家或者教师之类的职业,但事与愿违,高考志愿的调剂让我学习了不太喜欢的应用化学专业,分配到了一家国有企业,跟我的理想有了特别大的差距。偶然的机会得知本科毕业可以报名参加律师资格考试,于是工作之余我便开始学习法律,我发现自己对法律的爱好超过了自己的想象,对案例的分析更是让我着迷。于是我报名参加了司法考试,跟律师便有了不解之缘。
很幸运进入求是和信,很幸运遇到了一群乐意帮我的同事,更幸运遇到了我的指导老师。从广义上来说,我的指导老师可以称之谓我人生的导师,从业务办理,到职业语言的提炼,甚至到工作出行的着装都属于指导的范畴。从文本的斟字酌句到诉讼文书的写作技巧,均手把手的指导,像搀扶一个刚刚蹒跚学步的幼儿。一句“作为律师说话要注意法言法语"便让我时刻记住自己是一名律师,是一名法律的卫道士,是一名法律公平的维护者,要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委托人的合法权益。一句“以后出来工作要着工装,不要像个当事人一样”便让我至今都时刻注意工作时的形象,再也没有穿过T恤配短裙。
在前辈们的引领栽培下,我得到了点点的提升,慢慢的成长。潍坊电视台的聚焦、与法同行,潍坊电台93.3频道律师在线,潍坊日报的案例普法,提升了我的自信。进社区普法、为义工答疑解惑、为困难群众提供法律援助,增强了作为一个律师的使命感。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最高院法新颁发的的司法解释,……今天下午我们研究民事部提交的案例……” 这是求是和信学习业务、研讨案例的场景,也是多年我在求是和信从业、学习收获最殷实的时光。从业的这些年里,但凡这样的活动,我都虚心认真地做好小学生,把这当作很好的学习机会。会上仔细倾听同事们发言,认真的消化学习内容,遇到不懂不理解的就向专业的同事请教。求是和信的前辈们有着诸葛的谋划策略,有着知人善用的相者风范。求是大厦的巍巍耸立就是最好的见证,他诉说着求是和信人建设百年强所,辉煌律师事业的雄心壮志,致力法治中国、实现人生价值的宏伟目标。
谢天酬我,喜有恩师,兼得厚土。如果说,指导老师的教导让我萌芽,求是和信的沃土使我成长的话,求是和信发展壮大后,更多优秀才俊的加入,则成了我成长进步的壮苗素和促长剂。他们大多是科班出生,系统学习过专业知识,功底扎实深厚,专业表达准确,流畅,达意。视他们为良师益友,是我进步提升的极好途径。每个律师身上都有着各自令我敬慕的光环和闪光点。在他们的身上,我感受到了年轻律师的生龙活虎、风采飘然,年轻辩论家们的雄辩口才更让我望尘莫及……他们的优秀给了我学习的机会,向前辈们学习,向后辈益友们学习,把求是和信作学校,在求是和信这块沃土中汲取养份,和同仁们同舟共济,同频共道,共同成长。
求是和信,我的学校,在30周年华诞之际,太多的言语化为真挚的祝福,愿求是和信一路谱歌,蒸蒸日上。愿求是和信人秉承前辈们“传帮带”的思想,坚守使命和初心,做个幸福的求是和信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