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山东求是和信律师事务所!今天是:
博客 微信公众号

求是和信30年 | 李宗习:求是家园

来源:求是和信网      日期:2023-04-17 15:17      发布人:qshx      浏览量: 1950


你工作的单位在你眼里是什么?这个问题的答案可能因人而异。对于我来说,我工作的单位——山东求是和信律师事务所是一个家。这个家,是给我爱,教会我爱的老师;是充满信赖,可以歇歇脚,放松身心的驿站;是有老有小,有说有笑,成员之间可以为一个观点、一步棋、一手牌争得面红耳赤,又马上可以酒酣耳热的乐园;是看似无大无小,无老无幼,无尊无卑,但内心却满满的慈爱、敬畏的团体。

世间是有幸运一说的,我坚信!因为1997年底刚刚进入律师行业时,我就是幸运的。记得我决定从潍柴辞职去做律师时,听原来的同事闫新来律师介绍潍坊求是律师事务所是当时口碑最好的律师事务所,便径直找到所里申请加入。时任主任王玉亮律师和李万兴律师一起接待的我,一起对我进行了面试。时至今日,王玉亮律师当时“律师是一个事业,而不单纯是一个职业”的教诲犹在耳边。后来听几位律师朋友说当时去潍坊求是律师事务所申请入职被王主任给拒绝了,而我第一次申请就被批准了,所以我是幸运的。

我是幸运的,因为在求是所,司法部实习律师必须实习满一年才可以申请执业的新规定就是从我开始的,为保证办案质量,求是所拿到执业证以后必须做满一年助理律师通过考核才可以申请单独执业的新规定也是从我开始的,两年的时间,让我受过太多优秀律师的指导,也让我从从容容、心无旁骛的打好了基础。在我做实习律师和助理律师期间,除了我的老师李万兴律师(吴爱华律师是我的第一任指导老师,只是因为更热爱刑事辩护,所以在求是所2000年开始实行专业化分工时,我从吴爱华律师负责的民商业务部转投李万兴律师负责的刑事业务部),带我、指导我做过案件的有王玉亮律师、吴爱华律师、李万兴律师、马东宁律师、张长清律师、曾庆春律师、徐永前律师、范洪义律师、张坤明律师、赵传森律师、覃丽律师等。这每一个名字,都是响当当的大咖律师,有些誉满国内。他们各有特点,都在自己的业务领域颇有建树。虽然群星璀璨,但没有一个人被众星捧月,这也是求是和信文化的内涵之一——追求团队共同发展,而不是一枝独秀。在求是,资深律师对包括我在内的年轻律师的指导,不是蜻蜓点水,敷衍了事,而是倾囊相授,以传承为目标。遗憾的是,因为我本人资质、性格原因,难成大器。但我自问没有辜负他们的信任,指导年轻律师办理案件时,也会直言不讳、竭尽所能,传授所得,保持薪火相传。

求是和信在建所之初就确立了团结、协作的文化内涵。那时的求是和信人,虽然也努力创收,但大家似乎都有太多的不在意:在合作案件上不在意,在跟谁合作上不在意,在收费多少上不在意,在如何分配上不在意。这种不在意还体现在案例研讨上,固定的周五下午案例研讨时间,大家都不在意研讨的是谁的案件,不在意案件是不是大案要案,不在意是不是自己熟悉的领域,尽量不安排其他事务,挤时间参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尽抒高见,帮助其他律师为客户提供最佳解决方案。大家在意的是如何把案件办好,让委托人满意,在意的是怎样才能不让律所的名誉受损。建所至今,求是和信在司法系统、客户群体中能赢得较高声誉,原因大概在此吧!

我说我是幸运的,还有一个理由:我加入了一个我喜欢的集体。我喜欢钻研业务,但骨子里应该也是爱玩、爱自由的人,喜欢平等的交流,喜欢个性自由,不喜欢等级森严,不喜欢为了一点利益奴颜卑膝,甚至不择手段,而我进入的,恰恰是这么一个集体。这里不得不再提及我的老师李万兴律师,我几乎可以用一句话评价他:他是一个追求完美且心胸豁达之人。在他的专业领域刑事辩护领域,业界有目共睹,属业界翘楚。他分析案件洞察秋毫,入木三分;中文专业及教师经历让其语言功底深厚,法律文书严谨华美;法庭辩论或气势磅礴,铿锵有力,令人击节,或润物无声,娓娓道来,磁性感人;除了刑事辩护上追求完美,追求美酒、美食,李万兴律师在运动娱乐上也追求完美、极致,他运动能力突出,象棋、扑克水平一流。但他不管工作还是游戏,都要求你认真对待,做到完美,这就有些令人窒息了,我本人就因此有打“够级”时老是不能出对牌最后摔牌扬长而去的经历。后期李万兴律师迷上了钓鱼,我们也跟着吃了不少鱼。可惜的是,我始终不能对钓鱼上瘾,甚至还为此取笑他:与其到养鱼池里钓鱼,还不如到农贸市场,扔上几百块钱随便勾。李万兴律师英年早逝,在我想来,可能与他追求完美、极致,精力付出太多有一定的关系吧。

在李万兴律师的带领下,工作之余,同事们下下棋、打打牌,然后去吃个特色,喝个酒,打打闹闹,开开玩笑,真是其乐融融,令人怀念。真的怀念那些共同出游的日子,那些买了水桶、手电晚上共同去照“跌里龟(土称,蝉的幼虫,学名蝉猴)”结果一晚只照了两只半的日子,那些一起学驾照时一定要分出大师兄、二师兄,上路时在马路上“起飞”、互相取笑的日子,那些为了一口美食不惜开车出去几十公里喝滋儿了在野外引吭高歌的日子,那是些幸福的日子!

时光荏苒,今天的求是和信,年届三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今天的求是和信,已发展到有百名律师、专业化分工明确,建成自己的办公大楼、职工宿舍楼的综合性大所。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求是和信在追求幸福的路上一直未曾停下脚步,而是将“建设幸福律所”的前进步伐迈得更加坚实。

除却巫山不是云。有前辈律师的指引,有求是家园的幸福体验,我已不能止步,我将继续在将求是和信建设成求是和信人的幸福家园的目标指引下,努力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