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山东求是和信律师事务所!今天是:
博客 微信公众号

求是和信30年 | 牟斌:记山东省首届公诉人辩护律师抗辩赛

来源:求是和信网      日期:2023-04-17 15:02      发布人:qshx      浏览量: 1850


时光飞逝,一恍之间我在山东求是和信律师事务所从事专职律师工作已经二十二年了,二十二个春秋时光荏苒,我从一个涉世未深懵懂无知的年轻律师逐渐成长为一个久经磨砺饱受风霜的中年律师。在此期间我在求是和信留下了许多值得回忆的美好瞬间,这当中尤以我代表本所参加山东省首届公诉人辩护律师抗辩赛的经历最为深刻和难忘!

2005年4月,正值春暖花开草长莺飞的季节,某日我正在外地开庭,突然接到所办公室打来的电话,说山东省人民检察院和山东省司法厅正准备举办首届公诉人、辩护律师抗辩赛,特通知本所律师有参赛意向的可以报名参加。求是和信律师事务所很早就开始实行专业化分工,而我执业初期一直在刑事辩护业务部发展。作为本所刑辩业务方面的专业律师,无论是理论水平和还是实践经验都具备绝对优势的刑事部成员自然成为参加本次比赛的首要人选,故此我也在办公室重点通知之列。

刑事部当时约有五六名专职律师,由潍坊刑事辩护业界享有盛誉的资深知名刑辩律师李万兴主任担任团队负责人。李主任在接到这一通知后明确向所里提出,参加本次辩论赛刑事部律师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并且召开部室会议征求我们的意见,希望我们都能积极报名参赛,珍惜这次为集体和个人争取荣誉的机会。尽管当时我从事刑辩业务工作已有三年多,具备一定的庭审辩护经验,但辩论赛毕竟与开庭不同,其对于参赛选手的逻辑思维能力、临场应变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由于之前从来没有参加过类似的比赛,所以我对于自己能否胜任比赛一点把握都没有,但是当李主任向我投来期盼的目光时,一股迎难而上的激情悠然而生。不就是台上那十几分钟嘛,关键时刻怎么也不能认怂,豁出去了报名!就这样,我和刑事部的李金元、窦荣刚律师先后报名,一个以我们三人为比赛队员,以李主任为比赛教练的参赛队伍正式成立!

根据市司法局的通知,本次比赛分为初赛和决赛两个阶段,全省十七个地市分为三个赛区先进行初赛,每个地市都有检察机关组成的公诉人队和律师事务所组成的辩护律师队共两支队伍,每个参赛队由两名队员组成。具体比赛时分别由公诉人队担任控方,由辩护律师队担任辩方,按照电视辩论赛的方式并结合法庭辩论的形式进行。初赛定于6月初进行,每个赛区均选拔出公诉人队和辩护律师队的前两名,组成共计十二支队伍赴济南进行决赛阶段的比赛。潍坊作为胶东城市之一与其他五个地市一并被划分到青岛赛区,与我们同处一个赛区的还有青岛、烟台等实力强劲的对手。

东风吹,战鼓擂,赛场如战场!既然已经报名,就要拿出必胜的信心和勇气做好充足的准备,何况距离比赛日期已经不远,时间紧迫刻不容缓。身为比赛教练,李主任首先召集我们刑事部全体律师开了个备战会,明确提出除了参赛队员要积极准备外,其他律师也要为队员全力提供保障服务。会后,针对我们三个参赛队员的特训马上开始了,同时李主任提出,为了不影响我们的训练积极性,暂不确定由哪两名队员上场,所以我们三人都要时刻做好正式出场比赛的准备。

首先遇到的难题就是普通话问题。我们三人的官方口语都是标准的地方方言,普通话实在没有优势,且不说比赛要求用普通话,即便允许我们用方言那也绝对不会取得好成绩。因此在初步测试了我们的普通话标准程度之后,李主任决定在辩论赛题没有公布之前先解决我们的普通话问题。从此以后,每个工作日的早晨上班之前,我们三人都会在李主任的陪同下到市政府人民广场高声朗读报刊文章,进行一小时的普通话训练。这样一则可以锻炼我们的普通话水平,二则可以锻炼我们在大庭广众之下慷慨陈词的勇气,避免参赛时怯场。刚开始时,我们在众目睽睽之下的朗读还很放不开,但随着练习的逐步深入,我们对晨练人们投来的目光越来越习以为常。除此以外,李主任还要求我们在工作时间无论是跟本所同事、当事人,还是跟司法人员交流时都必须使用普通话,以便随时利用语言交流的机会加强我们的普通话练习,并要求全所律师同仁对我们是否使用普通话进行监督,以确保为我们提供一个良好的普通话环境。这一招确实有效,对我们三个常年使用本土方言的人来说,在非正式场合必须使用普通话确实感到不习惯,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也逐步习惯了在生活中使用普通话,日常交谈也越来越熟练自如,并且还能够在普通话和方言之间进行自由切换。通过以上两个行之有效的训练措施,加之有李主任这位中文系毕业的导师对我们进行认真指导,我们三人的普通话水平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应该说,我现在的普通话水平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那次的特训经历,这也为我此后的律师执业提供了很大帮助。

初步解决了普通话问题之后,下一个问题就是训练我们的逻辑思维和临场应变能力。虽然比赛辩题案例会事先下发给我们,可辩论赛时面对突发问题的思维和应变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鉴于比赛时我们的对手由检察官组成,而潍坊市人民检察院也将派队代表本市公诉人队参加比赛,所以我们与潍坊市人民检察院公诉处的检察官取得了联系,相约共同备战训练。经过几次沟通后双方议定,将训练的主要形式确定为大家在一起针对某个具体案例互相发表各自观点进行自由辩论。通过常年的刑事案件业务接触,我们跟公诉处检察官之间的工作关系已经比较融洽,所以这次双方在备战交流时气氛也非常活跃自然,彼此的参赛队员在讨论案例时都能够积极发言阐述自己的意见和观点,而这种随机性很强的训练方式也非常有助于锻炼双方的逻辑思维和临场应变能力。通过几次的接触训练后,我们彼此的队员在这两方面的能力都取得了显著的提高。

赛前约半个月左右的时间,辩论赛案例题目正式下发,这也意味着我们在整体能力方面的训练告一段落,围绕辩论赛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准备成为训练重点。这次的辩论赛题是一个受贿罪定性方面的刑事案例,为了对辩题案例进行充分研究,除了我们参赛队员对该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外,刑事部李宗习等其他律师也都参与了对辩题案例的研究讨论,对于在辩论赛中控方可能提出的论点和论据都作了充分的准备,以集思广益、力求全面的为我们参赛队员提供辩论思路和观点。在形成基本的辩论思路后,李主任亲自执笔为我们精心准备了一辩的开场发言和二辩的总结发言。此后,所里召开了数次由全所律师担任观众的模拟辩论赛,以帮助我们逐渐适应比赛氛围,尽快进入比赛状态。通过最后几次模拟赛中我们三人的发挥和表现,李主任最终确定由我担任一辩、李金元律师担任二辩作为正式出场选手,由窦荣刚律师担任替补选手以随时应对突发情况。临近比赛日期,我们已经为参加比赛做足了最后的准备工作,剩下的问题就看比赛时的临场发挥了,可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比赛前一天,李主任和我们三个参赛队员在潍坊市司法局律师科张科长的带领下来到青岛赛区并入住比赛承办酒店。在赶往青岛的路上,我收到了律所管委会马东宁主任发来的短信:“好好发挥别紧张,预祝取得好成绩!”马主任平时工作繁忙,在我们备战期间无暇参与我们的训练情况,可这并不代表他对这次比赛漠不关心,短短的十几个字已经充分体现出他对这次比赛的重视程度和对我们的殷切希望。有马主任的支持以及全所律师同仁作后盾,无疑使我们增添了必胜的信心!次日上午就要比赛了,可当天晚上李主任却没有给我们安排训练任务,而是带我们在晚餐时小酌并游览了一下青岛的夜景,以放松我们连日来紧绷的神经。当然我们自己还是比较谨慎的,虽然已经熟练背诵,但我和李金元律师还是在回到宾馆以后又复习了几遍各自的陈词发言,毕竟“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嘛!

次日上午,山东省首届公诉人辩护律师抗辩赛青岛赛区的比赛准时在承办酒店会议厅举行。比赛选手的上场顺序及对手均由各队领队抽签决定,我们的领队张科长可算是个福将,他在六场比赛序号中抽到了4号,这在以评分决定成绩的比赛方式中可以说是最有利的出场顺序了。跟我们同场竞赛的对手是烟台市公诉人代表队,虽说烟台市也是实力很强的队,但毕竟避开了赛前公认的最强队青岛市代表队。比赛开始后,我们在观摩率先出场的其他律师代表队比赛的同时,一面暗自将他们的观点与我们准备的思路作比较以取长补短。前三场比赛结束后终于要轮到我们上场了,我们终于迎来了比赛最重要的时刻,一个多月的训练成果如何,关键就看我们的水平能否正常发挥了。

本场辩论赛开始后,担任辩方一辩选手的我率先发言,由于赛前训练准备充分,我的开场发言逻辑条理、思路清晰、语言流畅,两分钟的开场给评委留下了很好的初始印象分,可以说是旗开得胜。良好的开场表现有效的稳定了我们的情绪,为以后的发挥奠定了基础。此后进行的自由辩论阶段,我和李金元律师交替发言,彼此配合默契、珠联璧合,在紧紧抓住己方论点论据的同时,对对方辩手的观点进行了有力的回击和反驳。烟台市公诉人代表队对比赛的准备显然不如我们充分,他们的表现远远没有我们赛前预想的那么好,相映之下更显的我方发挥异常精彩。随着李金元律师总结发言的顺利结束,我们这场辩论赛最终圆满完成。比赛结束后,经过评委们的点评和打分,我们潍坊市律师代表队和青岛市律师代表队并列获得本次比赛青岛赛区的团体一等奖,也取得了赴济南参加总决赛的资格!此外,我个人还荣获本次比赛的“优秀辩手”称号。

颁奖结束后,我们第一时间将获奖消息发回本所,让全所律师同仁跟我们一起分享这令人激动的时刻。载誉归来的路上,我感慨良多,这次比赛之所以能取得好成绩,当然有我们参赛队员积极训练的因素,但更是我们全所律师同仁共同努力的结果。纵观本次比赛的参赛队伍,我们的整体实力也许并不是最强的,但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绝对是对这次比赛准备最为充分的,并且是求是和信全体律师共同为本次比赛作准备,我们参赛队员只是这个光荣团队的出场代表而已。如果说要发表获奖感言的话,那么我们首先要感谢求是和信全所同仁的鼓励支持!感谢李万兴主任的悉心指导!感谢马东宁主任的殷切关怀!因为在这成功的背后,任何一方面因素的作用都是不可或缺的!

时隔多年后回想那次参赛经历,从比赛结果看固然是为我们律所争得了团体荣誉,也为我自己争得了个人荣誉,但与比赛成绩相比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次比赛我本人锻炼提升了逻辑思维、临场应变以及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也获得了宝贵的辩论赛经验,这都使我在今后的执业生涯中受益匪浅。最为重要的是,通过这次比赛使我再次真实感受到求是和信这个大家庭的集体凝聚力和团队战斗力!值此求是和信律师事务所成立三十周年之际,衷心感谢马东宁主任、李万兴主任等创始合伙人前辈对我的栽培指导以及全所各位律师同仁对我的帮助和支持!惟愿求是和信百年传承、基业长青!